前期准备
确认硬件连接:确保服务器与SAN存储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正常,如光纤通道连接或以太网连接等,并且服务器上已安装相应的适配器驱动。

安装必要软件包:根据SAN存储的设备类型和连接方式,可能需要安装一些特定的软件包,例如用于管理多路径的设备映射器(Device Mapper Multipath)等相关工具。
查找与确认设备
1、查看可用设备列表:可以使用fdisk -l
命令来列出系统中所有可用的块设备,从中查找要挂载的SAN存储设备。
2、确认设备名称:通常SAN存储设备会显示为类似/dev/sdX
的形式,其中X
是字母,如/dev/sdb
、/dev/sdc
等,注意区分不同的磁盘设备,避免误操作。
创建挂载点
1、选择挂载目录:选择一个空闲的目录作为挂载点,可以是在根目录下新建一个目录,如/mnt/san
,也可以在其他合适的位置创建。
2、创建目录:使用mkdir /mnt/san
命令来创建挂载点目录,如果该目录已存在且无需重新创建,可跳过此步骤。
挂载SAN存储
1、基本挂载命令:使用mount
命令来挂载SAN存储设备,格式为mount /dev/sdX /mnt/san
,其中/dev/sdX
是要挂载的SAN存储设备名称,/mnt/san
是挂载点目录。
2、指定文件系统类型(可选):如果知道SAN存储设备的文件系统类型,可以在mount
命令中通过-t
选项指定,如果设备是ext4文件系统,则命令为mount -t ext4 /dev/sdX /mnt/san
,常见的文件系统类型有ext4、xfs、nfs等。

3、检查挂载是否成功:挂载完成后,可以使用df -h
或mount
命令来查看已挂载的设备列表,确认SAN存储设备是否已成功挂载到指定的挂载点。
设置开机自动挂载(可选)
1、编辑/etc/fstab文件:如果希望在系统每次启动时自动挂载SAN存储设备,需要编辑/etc/fstab
文件,可以使用vi /etc/fstab
或其他文本编辑器打开该文件。
2、添加挂载信息:在文件末尾添加一行挂载信息,格式为/dev/sdX /mnt/san ext4 defaults 0 0
,其中各项含义与上述mount
命令中的参数相同,注意,这里的文件系统类型和挂载选项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。
3、保存并退出:编辑完成后,保存文件并退出编辑器,下次系统启动时,会自动按照/etc/fstab
文件中的配置挂载SAN存储设备。
卸载SAN存储
当不再需要访问挂载的SAN存储设备时,可以使用umount
命令将其卸载,格式为umount /mnt/san
,其中/mnt/san
是挂载点目录,也可以使用设备名称进行卸载,如umount /dev/sdX
,在卸载之前,确保没有进程正在使用该设备上的文件或目录,否则可能会导致卸载失败。
各位小伙伴们,我刚刚为大家分享了有关linux 挂载san存储的知识,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。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需要解决,欢迎随时提出哦!
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如若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,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9969.net/91437.html